骥翁追梦为夕阳添彩,86岁老人孙家芳精彩书写后半生
骥翁追梦为夕阳添彩,86岁老人孙家芳精彩书写后半生
骥翁追梦为夕阳添彩,86岁老人孙家芳精彩书写后半生极目新闻记者 刘闪(liúshǎn)
武汉市武昌区(wǔchāngqū)东亭花园社区有一位86岁老人孙家芳,以岁月为纸,用生命为笔,书写着精彩的后半生,特别是晚年(wǎnnián)热心社区各类(gèlèi)大小公益活动,成为社区邻里众口相传的佳话。
在退休后的20余年中,他不分(bùfēn)男女老幼,不论事情大小,始终坚持(jiānchí)热忱地为(wèi)社区服务,当好社区的一颗“螺丝钉”。此外,他常年坚持拿出退休积蓄自费出书法书籍赠送给贫苦学子。他还留下遗嘱,捐献其(qí)遗体。
又干(gàn)家教又干家政,退休老师当起社区螺丝钉
孙家芳是湖北枣阳人,中共党员,湖北省先进(xiānjìn)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教育世家(shìjiā)代表。1997年退休后随儿子来(lái)汉定居,从此沐浴在大江两岸灿烂的阳光里。出自感恩之心的多福之翁,20余年来想得最多的是为江城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xiǎoshì),报答党和武汉(wǔhàn)人民的厚爱,学做一个“武汉好人”。
他奉行着“追求卓越(zhuóyuè)”的(de)武汉精神,从小事做起。2004年,东湖梨园(líyuán)门口由8个小区成立了徐东路新社区,社区服务(fúwù)专干编制不多,细小具体的服务工作还差人手,如空巢的“老人”、课余的“小孩”需要照顾,还有修修补补、心理健康、法律教育咨询,房产、物业的租赁等等(děngděng),急需有人具体操办。
虽人近古稀,但腰板还算硬朗,孙家芳觉得报答武汉的(de)机会来(lái)了(le),可以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rénmín)服务中去。经(jīng)请示批准,他又邀集另外(lìngwài)两位退休老友合作,筹办了“社区家教家政服务部”,并自荐成为“部主任”。服务宗旨首先对军属、烈属、英模、困难户、伤残人员提供免费服务。行动不便的上门服务,社区居民半价服务,收入供维持运营开支。
不曾想,半年的义工运作,合作者(hézuòzhě)先后退去,“光杆司令”的他一干就是(jiùshì)十五年。
他利用当年做教育及教育管理工作时涉及过文理、政法、生化知识,做起家教;又利用过去下放工厂、农场(nóngchǎng)劳动时又学会的(de)车工维修技术,买来一套铁木五金工具家政,在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门卫房,应答各种咨询(zīxún),都得心应手。每天找保姆、寻家教、签合同、答咨询……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残疾姑娘(gūniáng)吴秀蓉想开缝补店谋生,孙家芳接到(jiēdào)求助电话(diànhuà)后,亲自动手帮她租门面,装修房店,制挂(zhìguà)招牌,承揽顾客,让她进门就开业,开业就兴隆,三年后买了房子,安了家。
老干部余佳文看到古稀的老人服务十年如一日写文称赞
社区还有一部分老人子女不在身边,因孙家芳原是个物理教师,也有工具(gōngjù)可代他们接接线、修修灯(dēng)、拧拧螺丝、通通水。孙家芳还备有专用拖车,帮老人代购(dàigòu)米面粮油。他体会到单身老人的难处,还先后为(wèi)五对单身老人牵线,合成一家,互相照应,有的还成了夫妻。
由于孙家芳一贯热情为社区服务不分老少,不怕苦累,2012年至2018年连续6年被党组织评为“优秀党员”“五星级党员”,武昌区民政局还(hái)授予(shòuyǔ)他(tā)“优秀志愿者”称号。
向(xiàng)中小学生赠送书法书籍,立下捐赠遗体遗嘱
2019年,临近80岁生日时,孙家(sūnjiā)芳觉得胸闷头晕走不动路,同时体外发现怪异的凸起(tūqǐ)。经医检、化验(huàyàn),确认为心脏动脉梗塞,凸起之处是恶性结节。他(tā)被送去就医,医生动刀切除了癌块,在心血管里装上(zhuāngshàng)了一个支架。就这样,他只好(zhǐhǎo)从“家政”岗位“退休”,同时他也意识到生命给他的时间不多了,谁知通过半年治疗,病情有所好转。
随后,抗疫精神也鼓舞着他,他又(yòu)想起曾当选“100位为(wèiwèi)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yīngxióngmófàn)人物”吴运铎同志的光荣事迹。他决定要像英雄们那样把一生献给教育,“把一切献给党”。
孙家芳丢下做家政服务用的钳子、锯子、斧子,又重新(xīn)拿起笔杆子(bǐgǎnzi)再做点义工,把节省下的少量的钱做起慈善。在家,除了继续义务做家教咨询、代写家书、诉状(sùzhuàng)等,他还配合(pèihé)社区将中心活动广场改建成“老吾老(lǎowúlǎo)文化广场”,把新二十四孝改成押韵顺口的《新二十四孝三字经》并制成连环画,装饰在社区老吾老文化广场中心舞台周围。在暑假义务的协助(xiézhù)社区举办(jǔbàn)夏令营书法班,同时还创办了“农民工子女寒暑假(hánshǔjià)汉字快速写好实验班”四期,免费为烈军属子女、农民工子女和低保户子女免费学书法,被社区党委推举评为武昌区模范义工。
孙家芳一生最爱学生最爱书,他一心想向小朋友们写(xiě)书赠书,在学习古今书法名家的基础(jīchǔ)上(shàng),结合他家祖传五代写字教学的经验,总结了一套“传承国粹的教法(jiàofǎ)和学法(xuéfǎ)”,历时五年写出了《快速写好硬笔小楷简捷自主学练宝》一书,现已由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chūbǎnshè)和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提出了好小楷的三点要素和写好小字的多种技巧。
2022年,他自费印刷1000本图书捐给枣阳的几所中小学学生们,还为以革命烈士(gémìnglièshì)程克绳将军名字命名的“克绳小学”送去10000元办图书室(túshūshì)的设备费,捐赠(juānzèng)一个“希望书屋”。
2024年,孙老在夫人陈桂香的支持下出版了《快速写好硬笔小楷简捷自主学练宝》一书,把5000本书捐赠给武昌区慈善总会(zǒnghuì)和枣阳(zǎoyáng)苏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请他们转捐给(juāngěi)苏区、山区(shānqū)、城区最需要的小朋友们。
孙家芳说:“我退休(tuìxiū)金不高,退休又早,没有多的钱做慈善。我和夫人只能拿出(náchū)全部(quánbù)积蓄用写书出书的办法,给贫困的孩子们编写课外参考书。”
岁月可老,赤诚可鉴。如今已是86岁的孙家芳(fāng),岁月已在他的脸上(liǎnshàng)添上皱纹,也(yě)为他换上了满头银发,2024年1月,他立下遗嘱(yízhǔ),交代子女,待其辞世之后,将遗体捐给武汉红十字会,用于医学教学或科学研究。
这样,他就可以像武汉的英雄吴运铎同志那样,把一切献给党,圆他终生追求(zhuīqiú)的好人梦(mèng)!
更多精彩资讯请(qǐng)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kèhùduān),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极目新闻记者 刘闪(liúshǎn)
武汉市武昌区(wǔchāngqū)东亭花园社区有一位86岁老人孙家芳,以岁月为纸,用生命为笔,书写着精彩的后半生,特别是晚年(wǎnnián)热心社区各类(gèlèi)大小公益活动,成为社区邻里众口相传的佳话。
在退休后的20余年中,他不分(bùfēn)男女老幼,不论事情大小,始终坚持(jiānchí)热忱地为(wèi)社区服务,当好社区的一颗“螺丝钉”。此外,他常年坚持拿出退休积蓄自费出书法书籍赠送给贫苦学子。他还留下遗嘱,捐献其(qí)遗体。
又干(gàn)家教又干家政,退休老师当起社区螺丝钉
孙家芳是湖北枣阳人,中共党员,湖北省先进(xiānjìn)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教育世家(shìjiā)代表。1997年退休后随儿子来(lái)汉定居,从此沐浴在大江两岸灿烂的阳光里。出自感恩之心的多福之翁,20余年来想得最多的是为江城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xiǎoshì),报答党和武汉(wǔhàn)人民的厚爱,学做一个“武汉好人”。
他奉行着“追求卓越(zhuóyuè)”的(de)武汉精神,从小事做起。2004年,东湖梨园(líyuán)门口由8个小区成立了徐东路新社区,社区服务(fúwù)专干编制不多,细小具体的服务工作还差人手,如空巢的“老人”、课余的“小孩”需要照顾,还有修修补补、心理健康、法律教育咨询,房产、物业的租赁等等(děngděng),急需有人具体操办。
虽人近古稀,但腰板还算硬朗,孙家芳觉得报答武汉的(de)机会来(lái)了(le),可以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rénmín)服务中去。经(jīng)请示批准,他又邀集另外(lìngwài)两位退休老友合作,筹办了“社区家教家政服务部”,并自荐成为“部主任”。服务宗旨首先对军属、烈属、英模、困难户、伤残人员提供免费服务。行动不便的上门服务,社区居民半价服务,收入供维持运营开支。
不曾想,半年的义工运作,合作者(hézuòzhě)先后退去,“光杆司令”的他一干就是(jiùshì)十五年。
他利用当年做教育及教育管理工作时涉及过文理、政法、生化知识,做起家教;又利用过去下放工厂、农场(nóngchǎng)劳动时又学会的(de)车工维修技术,买来一套铁木五金工具家政,在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门卫房,应答各种咨询(zīxún),都得心应手。每天找保姆、寻家教、签合同、答咨询……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残疾姑娘(gūniáng)吴秀蓉想开缝补店谋生,孙家芳接到(jiēdào)求助电话(diànhuà)后,亲自动手帮她租门面,装修房店,制挂(zhìguà)招牌,承揽顾客,让她进门就开业,开业就兴隆,三年后买了房子,安了家。
老干部余佳文看到古稀的老人服务十年如一日写文称赞
社区还有一部分老人子女不在身边,因孙家芳原是个物理教师,也有工具(gōngjù)可代他们接接线、修修灯(dēng)、拧拧螺丝、通通水。孙家芳还备有专用拖车,帮老人代购(dàigòu)米面粮油。他体会到单身老人的难处,还先后为(wèi)五对单身老人牵线,合成一家,互相照应,有的还成了夫妻。
由于孙家芳一贯热情为社区服务不分老少,不怕苦累,2012年至2018年连续6年被党组织评为“优秀党员”“五星级党员”,武昌区民政局还(hái)授予(shòuyǔ)他(tā)“优秀志愿者”称号。
向(xiàng)中小学生赠送书法书籍,立下捐赠遗体遗嘱
2019年,临近80岁生日时,孙家(sūnjiā)芳觉得胸闷头晕走不动路,同时体外发现怪异的凸起(tūqǐ)。经医检、化验(huàyàn),确认为心脏动脉梗塞,凸起之处是恶性结节。他(tā)被送去就医,医生动刀切除了癌块,在心血管里装上(zhuāngshàng)了一个支架。就这样,他只好(zhǐhǎo)从“家政”岗位“退休”,同时他也意识到生命给他的时间不多了,谁知通过半年治疗,病情有所好转。
随后,抗疫精神也鼓舞着他,他又(yòu)想起曾当选“100位为(wèiwèi)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yīngxióngmófàn)人物”吴运铎同志的光荣事迹。他决定要像英雄们那样把一生献给教育,“把一切献给党”。
孙家芳丢下做家政服务用的钳子、锯子、斧子,又重新(xīn)拿起笔杆子(bǐgǎnzi)再做点义工,把节省下的少量的钱做起慈善。在家,除了继续义务做家教咨询、代写家书、诉状(sùzhuàng)等,他还配合(pèihé)社区将中心活动广场改建成“老吾老(lǎowúlǎo)文化广场”,把新二十四孝改成押韵顺口的《新二十四孝三字经》并制成连环画,装饰在社区老吾老文化广场中心舞台周围。在暑假义务的协助(xiézhù)社区举办(jǔbàn)夏令营书法班,同时还创办了“农民工子女寒暑假(hánshǔjià)汉字快速写好实验班”四期,免费为烈军属子女、农民工子女和低保户子女免费学书法,被社区党委推举评为武昌区模范义工。

孙家芳一生最爱学生最爱书,他一心想向小朋友们写(xiě)书赠书,在学习古今书法名家的基础(jīchǔ)上(shàng),结合他家祖传五代写字教学的经验,总结了一套“传承国粹的教法(jiàofǎ)和学法(xuéfǎ)”,历时五年写出了《快速写好硬笔小楷简捷自主学练宝》一书,现已由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chūbǎnshè)和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提出了好小楷的三点要素和写好小字的多种技巧。

2022年,他自费印刷1000本图书捐给枣阳的几所中小学学生们,还为以革命烈士(gémìnglièshì)程克绳将军名字命名的“克绳小学”送去10000元办图书室(túshūshì)的设备费,捐赠(juānzèng)一个“希望书屋”。
2024年,孙老在夫人陈桂香的支持下出版了《快速写好硬笔小楷简捷自主学练宝》一书,把5000本书捐赠给武昌区慈善总会(zǒnghuì)和枣阳(zǎoyáng)苏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请他们转捐给(juāngěi)苏区、山区(shānqū)、城区最需要的小朋友们。
孙家芳说:“我退休(tuìxiū)金不高,退休又早,没有多的钱做慈善。我和夫人只能拿出(náchū)全部(quánbù)积蓄用写书出书的办法,给贫困的孩子们编写课外参考书。”

岁月可老,赤诚可鉴。如今已是86岁的孙家芳(fāng),岁月已在他的脸上(liǎnshàng)添上皱纹,也(yě)为他换上了满头银发,2024年1月,他立下遗嘱(yízhǔ),交代子女,待其辞世之后,将遗体捐给武汉红十字会,用于医学教学或科学研究。
这样,他就可以像武汉的英雄吴运铎同志那样,把一切献给党,圆他终生追求(zhuīqiú)的好人梦(mèng)!
更多精彩资讯请(qǐng)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kèhùduān),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