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包头边境管理支队:用忠诚与担当驻守祖国北疆

体育正文 198 0

包头边境管理支队:用忠诚与担当驻守祖国北疆

包头边境管理支队:用忠诚与担当驻守祖国北疆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6月21日电(张宇)阴山南麓、黄河"几字弯"顶端,美丽鹿城内蒙古包头市犹如祖国正北方(zhèngběifāng)的一颗璀璨明珠(míngzhū),这里有支撑民族脊梁的大国重工,也是扼守工业命脉的稀土之(zhī)都。 在包头市北部边境(biānjìng)(biānjìng)线上,包头边境管理支队立足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将文明创建与(yǔ)守边固防深度融合,在1.2万平方公里(wànpíngfānggōnglǐ)的边境管理区内,用忠诚与担当浇灌出新时代的文明之花。日前,该支队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chēnghào),忠诚与担当、扎根与奉献、坚毅与执着,这是包头这片文明沃土赋予移民管理警察的精神品格。 图为民警对车辆(chēliàng)进行检查。 红色引擎驱动(qūdòng)文明创建 在达茂旗巴音花草原深处,"逐梦边关"红色蒙古包传来悠扬的歌声。民警与护边员、牧民群众围坐在民族纹饰长桌前(zhuōqián),通过"文艺表演+理论传播"的形式开展政策(zhèngcè)宣讲(xuānjiǎng)。 在包头边境管理支队边境辖区,这样的红色(hóngsè)蒙古包共有5顶,它们已经成为集党员教育、便民服务、文化(wénhuà)传播于一体的前沿党建阵地,并在2024年(nián)入选内蒙古自治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红色引擎”的(de)(de)加持,让包头边境管理支队的文明创建工作走出了(le)“加速度”。长期以来,支队持续落实“第一议题”等理论学习制度,以铸牢(zhùláo)中华民族(zhōnghuámínzú)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一体贯通党性教育、党史教育、红色教育、职业精神(jīngshén)教育“四堂大课”,持续完善书记领学、领导带学、民警自学、常态督学“四学联动”,不断弘扬职业道德、涵养(hányǎng)职业操守、培育(péiyù)职业精神。红色赋能,党建引领,教育铸魂,思想聚力,俨然成了包头边境管理支队文明创建的风向标,当思想的雨滴浸润过民警的心田,文明的藤蔓迅速蔓发。 立体(lìtǐ)防控守护北疆安宁 晨曦的微露伴随着东方(dōngfāng)的曙光,边境草原旭日初升。整齐的街区、安静的民房,物流园区的货车行驶在公路上开足了马力(mǎlì),霞光摇曳中平安祥和的气息缓缓升腾,这是(zhèshì)草原码头——满都拉镇一个寻常的清晨,而(ér)这片平安祥和的背后是包头边境管理支队移民(yímín)管理警察永不缺席的守护。 忽然(hūrán),一阵急促的声音(shēngyīn)传来,“注意(zhùyì)!一辆无牌照白色捷达经G331国道向你处驶去,请仔细核验”,巡逻民警将发现的可疑信息通报给执勤卡点。 执勤卡点民警迅速与解放军边防连队、护边员启动应急预案,联合(liánhé)截停可疑车辆,经过仔细核查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原来(yuánlái)是司机不小心弄(nòng)丢了牌照。突如其来(tūrúqílái)的虚惊一场成了对民警应对突发情况的“随机测验”。 16个涉边部门,16支联防队伍,8个综治中心,2个戍边警务室,包头边境(biānjìng)管理支队持续完善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格局,构筑起高效运转的"技防+人防+物防"立体化边境防控体系,织就了严密(yánmì)无懈的安全防控网,辖区满都拉镇获评首批全国(quánguó)平安边境模范乡镇(xiāngzhèn),支队民警用汗水和努力在平安边境的沃土催生出美美与(yǔ)共的文明之花(zhīhuā)。 图为支队在边境辖区构筑立体化边境防控体系(tǐxì)。 为民服务浇灌文明(wénmíng)之花 “嘎警官(jǐngguān),你们说得对,不管有什么(shénme)矛盾我们终究是血浓于水的亲姐妹,这十来年我们都糊涂了!”6月11日,在“三老”流动工作站2个月的努力调解下,一个持续(chíxù)十余年的误会解开,姐妹6人(rén)相拥而泣。 “三老(sānlǎo)”流动工作站是包头边境管理支队融合新时代“枫桥经验”与边境治理模式的新探索。该站由平均入警31年(nián)的嘎拉巴特尔、高岳和王忠组成(zǔchéng),他们既是辖区群众的“老友”,又(yòu)是纠纷调处的“老手”,更是基层民警的“老师”。 4月初,“三老”关注到了这起时间久、跨度大、情况复杂的草场(cǎochǎng)纠纷。涉及纠纷的牧民为同胞姐妹,父母离世后,草场分配问题多次(duōcì)协商无果(wúguǒ),姐妹互不往来,草场围栏多次破坏(pòhuài),6人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 “三老”工作站成员分头行动,实地走访当事人和邻居,调取草场(cǎochǎng)档案(dàngàn),联系苏木政府进行历史溯源。在了解多方诉求后,“三老”邀请当事人坐进父母老屋,唤回姐妹亲情,为多年隔阂破冰。草场分配(fēnpèi)协议下方,6个姐妹分别签下(qiānxià)自己的名字,她们的心也(yě)重新连接在一起。 多年来,包头边境管理支队以履职担当助推文明创建,一项项便民、惠民举措落地生根,草原“枫”景和美幸福。去年,支队累计解决(jiějué)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70余件,矛盾纠纷(jiūfēn)化解(huàjiě)率达98.6%,2023年,化解矛盾纠纷“四步走”工作法被(bèi)评为全区新(xīn)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从(cóng)开展志愿服务到深化(shēnhuà)“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从积极推动(tuīdòng)“爱心一日捐”到建成“移民管理驿站”,包头边境管理支队始终为维护边疆安全稳定,服务边境经济发展贡献移民管理力量。(完)
包头边境管理支队:用忠诚与担当驻守祖国北疆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