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俄乌第二轮直接谈判谈了啥?

体育正文 102 0

俄乌第二轮直接谈判谈了啥?

俄乌第二轮直接谈判谈了啥?

▲5月30日,在(zài)韩国首尔(shǒuěr)一投票站,一名女孩注视着她的母亲投票 图据视觉中国 作者丨李春福 中国亚太学会(xuéhuì)理事、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亚研究(yánjiū)中心首席研究员 韩国大选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呈现“一强一中一弱”的(de)竞争格局。与历届不同,本次(běncì)选举不是简单的“保革”理念之争,更是“赞成弹劾”与“反(fǎn)弹劾”势力间的大较量。从最关键的弹劾舆情风向标来看,自今年(jīnnián)4月(yuè)尹锡悦被罢免以来,“赞成弹劾”民调始终在五成五以上,而“反弹劾”舆论一直未能突破40%。 从选前(xuǎnqián)公布的多项民调来看,共同(gòngtóng)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的支持率压倒性(yādǎoxìng)领先,甚至超过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与改革新党候选人李俊锡支持率之和。主导弹劾进程(jìnchéng)的李在明胜选几无悬念,关键看点在于各方能否实现自身锁定目标。 成为韩国社会主流(zhǔliú)民意 此次韩国选举(xuǎnjǔ),主要候选人各种丑闻和争议不断,选情一度失焦,支持率跌宕起伏,但选民对大选(dàxuǎn)性质的认知始终保持相对稳定。 2022年5月,尹锡悦以约0.7%的微弱优势当选韩国总统。执政后,其(qí)多次因管控不力(bùlì)等(děng)问题引发民众不满,导致施政好评率一度降至17%。 ▲5月26日,尹锡悦出席对其(qí)涉嫌发动内乱案(àn)的第五次庭审 图据视觉中国 尹锡悦遭罢免(bàmiǎn)后,韩国进入“大选模式”,国民力量党仍未能及时与尹锡悦切割(qiēgē),内讧不断,围绕弹劾问题发生深刻分歧。无论是党内初选(chūxuǎn)亲前党首韩东勋派与亲尹锡悦派公开对立,还是党内亲尹势力试图废除金文洙另立前国务总理韩德洙为候选人的(de)“换洙风波”,都暴露出党内复杂派系矛盾,这些(zhèxiē)无疑都强化了选民对政权更替的诉求。 据5月28日公布的选前民调(míndiào)显示,支持“政权更替”比例为58.4%,远高于“政权延长”的38.5%。“真实计量器”的民调结果则(zé)为54.4%比38.7%。另外(lìngwài),以“真实计量器”的民调为例,决定选举胜败的中间选民中57.6%支持“政权交替”,支持“政权延长”仅为34.2%。自去年戒严风波(fēngbō)后,“政权轮替(lúntì)”舆论(yúlùn)在今年1月首次突破50%,4月弹劾案(tánhéàn)通过后一直是55%以上主流民意。 另据《韩民族日报》6月2日发布的大选得票率预测数据显示(xiǎnshì),李在(zài)明的得票率预计将在50%左右(zuǒyòu),金文洙的得票率预计在39%左右,李俊锡则可能接近10%。 “一强(yīqiáng)一中一弱”的竞争格局 此次大选中(zhōng)能够影响选情走向的(de)有李在明、金文(jīnwén)洙和李俊锡三人。无论是李在明的“向右转”统合策略,还是金文洙与李俊锡的候选人“单一化”以失败告终,都尽显各自政治盘算和锁定目标。 ▲李在明(左)、金文洙(中)和李俊锡 图据央视(yāngshì)新闻 李在明正在巩固并扩大优势,他和共同民主党力求搭建囊括进步、中间、革新保守势力的(de)“反弹劾(tánhé)大联盟”,意在超过2012年大选朴槿惠(pǔjǐnhuì)51.55%的得票率,获得压倒性胜利。为此,李在明不仅以89.77%历史(lìshǐ)最高票赢得党内候选人提名,还获得同属进步阵营4个中小政党的全力支持,成功实现进步阵营的大联合。另外,他邀请(yāoqǐng)前总统金泳三、李明博时期保守派大佬(dàlǎo)们加盟其竞选团队,还成功吸收(xīshōu)部分朴槿惠粉丝团和洪准杓支持者,以及促成前党首许垠娥等改革新党核心人士倒戈转向,力争获得更多(duō)中间保守选民的支持。 金文洙支持(zhīchí)率(zhīchílǜ)呈现小幅上升,力争突破(tūpò)40%瓶颈,力保保守阵营基本(jīběn)盘。金文洙曾在弹劾政局中力挺尹锡悦、坚决反对弹劾,成为亲尹锡悦派系核心人物,并在党内竞选中获得总统候选人提名。然而,因其鲜明的亲尹形象,在年轻选民和(hé)中间选民中支持度低迷(dīmí),整体支持率长期萎靡不振(wěimǐbùzhèn)。尹锡悦退出国民力量党,内讧风波平息后,其支持率开始上升。选前(xuǎnqián)各项民调(míndiào)显示,金文洙支持率在35%至40%之间波动,一直未能突破40%保守派基本盘。国民力量党野心勃勃推动的“反李在明大帐篷”也因李俊锡坚持“参选到底”而夭折,这将关乎国民力量党的存亡。 反观同属保守阵营(zhènyíng)的李俊(lǐjùn)锡,则把(bǎ)目标锁定在支持率保10%、争15%上。李俊锡凭借不到40周岁的年龄优势,提出“世代交替(shìdàijiāotì)”口号,主打“青年就业”和“科技投资”牌,获得不少(bùshǎo)二三十岁男性(nánxìng)选民支持。其支持率在20多岁群体中达到近30%,整体投票率也基本稳定在10%左右,成为重要变量。目前,李俊锡支持率卡在10%生死线,若得票率达15%不仅获得全额竞选补贴,还可以跻身保守派新领袖,在下届领导人竞争中占据(zhànjù)有利地位;而如果得票率未达到10%,不仅意味着无法获得竞选补助金(bǔzhùjīn),很可能危及其政治生命(shēngmìng)。 李俊锡拒绝与金文洙联合,源于保守阵营代际断层与政策路线(lùxiàn)上分歧,更是双方(shuāngfāng)对保守阵营的主导权之争。李俊锡指责金文洙及其所属国民力量党背负弹劾责任,拒绝其“胁迫式统一”。这种鲜明立场获得一批年轻保守选民支持,而金文洙很难获得这些年轻选民支持。更何况(gènghékuàng),各种(gèzhǒng)民调显示(xiǎnshì),即便双方实现单一化也难以胜过李在明,将会名利双失。然而,李俊锡在5月27日举行的最后一场电视辩论中发表(fābiǎo)不当言论引发巨大争议,其支持率(zhīchílǜ)可能跌破两位数。 从众效应或扩大(kuòdà)李在明优势 历经弹劾风波后,韩国民众普遍希望阻止保守派再度掌权。李在明支持率一路遥遥领先,折射出韩国民众对政权更迭的强烈愿望、尽早挽回尹锡悦执政(zhízhèng)“失去的三年(sānnián)”的心切(xīnqiè)。 当前,韩国舆论普遍关注李在明(lǐzàimíng)能否赢得压倒性胜利,若赢得50%以上选民支持(zhīchí)当选,就能够(nénggòu)获得足够的国政(guózhèng)动力,推动解决韩国当下的社会撕裂和民生难等诸多(zhūduō)结构性矛盾。考虑到金文洙与李俊锡的候选人单一化失败,以及选举末期中间摇摆选民的“从众效应”,李在明优势将会进一步扩大(kuòdà),有望获得过半数支持率,甚至可能刷新2012年51.55%的最高纪录。 历经六个月的政治动荡与国政(guózhèng)空白局面(júmiàn)后,韩国民众急切盼望“拼经济、促团结”的新总统(zǒngtǒng)。新总统面临(miànlín)多重挑战,对内要着力弥合世代隔阂、理念对峙、性别对立的极化裂痕;对外应对日益加剧的大国竞争,保持战略自主(zìzhǔ),避免选边站队,推行既符合本国国家利益,也有助于地区稳定的平衡外交和经济伙伴关系。 (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gèrénguāndiǎn),不代表媒体立场) 编辑(biānjí) 郭宇 责编 李彬彬 (下载(xiàzài)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俄乌第二轮直接谈判谈了啥?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